正在紧张建设中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,横穿马来半岛,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,是中马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最大的合作项目。
铁路铺轨之后,站点票房、配套建筑和设施,就成了广受关注的焦点,也是新建的“铁龙”动起来、亮起来、美起来的关键。
今年1月,陕建三建集团六公司派出悍将师抗震率队千里赴马,建设这条铁路的3个车站的票房、站台、变电站和办公大楼。这支平均30岁的年轻团队在海外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……
没去之前,大家对马来西亚的印象是阳光、沙滩、棕榈树和珊瑚礁,等到了工地,迎接他们的是没水、没电、高温多雨和水土不服。用水要靠水罐车从十几公里外运,用电要靠发电机。刚去没几天大家就出现呕吐、高烧、嗓子疼等水土不服的症状,顾不上看病,他们吞几片药一个个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。
车站之间相隔至少50公里,站点施工面积均有四五千平米,工期短、任务重、人员少、战线长,如何有效管理?师抗震将整个施工区域划分为3块,在每个车站成立小项目部,安排一名站点负责人,再配备现场工程师、安全官、安全员和机电师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但真正开工建设,难题却接踵而来……
首先横亘在面前的是语言关。每天站点负责人带着图纸到工地,给工人连说带比划布置任务,可是左比右说,他们还是听不懂,任务难落实。师抗震立即请来华人工程师开展培训,教英语和马来西亚语,学施工要求和规范,整整磨合一个多月,才打通了语言沟通的障碍。
“Cherating站”地处原始森林,树木茂密,野藤缠绕,大家用砍刀好不容易劈开一条小道,却又三天两头被大雨冲毁,抽水修路成了每天的工作常态。管理人员的宿舍离工地至少70公里,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,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去。遇到赶工时,他们干脆就在办公室里支张床,打个盹。蟒蛇、蜥蜴、豹子、狗熊不时“光顾”,每个人的手边都备有木棒和钢管防身。
指挥部每周五开生产周例会雷打不动,离得近的就赶回指挥部,离得远的就在微信群里参会。前期基坑施工时手机基本没信号,指挥部只有多打电话多留言,待员工走到有信号的地方看见信息才能回复。
中方施工标段由中、马双方联合设计,施工材料必须满足双方标准,可这种材料又少又贵。“Kpc站”距离吉隆坡300多公里,80%的材料要去这座大城市采购运回,路程远、价格高、时间长。有些材料当地买不到就要从国内采购,就连站点办公的活动板房都要从国内采购,并由专业人员去拼装才能用。KP板、警示牌之类的材料要员工自己动手在电脑上设计好,打印塑封后才能用。这样的难题他们每天都遇到。
变电站抢工期期间,必须临时增加劳务人员,可当地工人普遍缺乏技能,26岁的站点负责人韩超兴亲自上阵,手把手地给两个当地工人传授砌砖抹灰等技术,然后再由这两位“种子选手”去教其他人。抢工的难关突破了,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,当地工人对这个“中国师傅”更是赞不绝口。
马来西亚常年高温多雨,车站及站台的基坑三天两头被雨水浸泡,经常头一天刚放好线第二天就被雨水冲没了。大雨一过,站点负责人就立即组织劳力抽水,重新放线,重新施工。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,施工如期进行。长年累月,风吹日晒,一个个从长安城出来的“白娃娃”,都晒成了“黑炭人”,出去吃饭经常被当成本地人!
“Kotasas站”是三个车站里体量最大的一个,当地没有组织健全的劳务公司,只有零散的劳务人员,站点负责人何建对每个班组都得亲自管,他常说“我不敢休息,一休息就停工了。”有一次,在室外回填土时,何建不小心崴了脚,脚脖子肿得老高,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,他只抹了点南洋追风油,自己简单包扎后,又继续干活,之后他就有了“拼命三郎”的绰号。今年大干快上的时候,这个30出头的关中汉子每天扎在现场十几个小时,身先士卒、挂图作战、严把质量关。连干40多天,他的体重减了30多斤。
项目建设中,中马双方高层领导人多次到现场考察,对项目建设给予高度评价。项目交付后,马来半岛东西两海岸之间没有铁路的历史将会彻底改写,中马友谊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也必将朝着更加开阔壮丽的前景进发!
|